【疫情裡的雪中送炭,欣賞努力想要變好的自己】
疫情持續燃燒下,我們每天各求自保,維持日常生活上的苟安,就已經不容易了。
今天的我又早起,在忙完工事後,打開信箱看看讀者寫來的提問,看到一位媽媽來信:
「羅老師您好:三級警戒久了,孩子也悶壞了,很少人談到幼兒也有情緒壓力,如果出現跟以往不大一樣的反應和行為,該怎麼辦呢?需要帶去評估或心理諮商嗎?謝謝您。」
在信中,這位媽媽並沒有說明發生了什麼事、問題在哪裡,或是描述什麼樣的反應、誰的反應和以往不大一樣。其實這樣的來信,我根本無從回覆。
但一看她來信的時間,竟然是凌晨四點多...
我想,可能是她昨天晚上發生了一些事後徹夜難眠,在輾轉反側之下,最後決定起床、寫信給我的。
每個媽媽都替孩子擔心;這份濃得不能自己、無法自拔的愛,卻是如此令人感動與尊敬。
所以我覺得,就算我不知道她發生什麼事,她也是深夜裡感到無助才寫信給我的;就算文字再簡陋,她對孩子的愛也絲毫未曾減少。我希望能透過我的文字給她一些支持,於是,我回覆:
「你好我是羅老師。
從你來信的內容與來信時間,我感到你內心是很悶的,或許你甚至無法睡得著,所以這麼晚才寫信給我。
但從你簡短的敘述裡,我無法給你什麼建議。
其實這段期間,很多人都有談到關於如何幫助孩子的情緒。
但到底是孩子的情緒大人無法處理,還是成人自己的情緒無法梳理呢?
簡單來講,成人內心必須是安頓、柔軟、接納的,才有辦法幫助到孩子情緒。
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事,但希望你一切都好。
祝福。」
回覆後,我繼續在電腦前工作。
沒想到大概到了八點,竟然看到這位媽媽的回覆。
四點多還沒睡的媽媽,一大早卻又要起來繼續為家庭奉獻。作為一位母親,是必須要多麼努力、堅強地過每一天。
媽媽回覆到:
「謝謝羅老師您抽空回覆,您的文字總是這麼溫暖而療癒。
昨天睡前孩子被爸爸指責後,情緒很失控地在床上滾來滾去,哭著說自己是壞小孩,看了很心疼,當下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,只能給抱抱。
但的確是大人內在不安穩,進而影響到孩子。
謝謝老師的祝福,也祝您一切安好。」
看著媽媽溫和、尊重、卻又帶著無奈的文字,我想她最擔心的,應該是昨天晚上被罵之後,失去了方向的孩子。
所以,我回覆了一段她可以跟孩子說的話:
「孩子啊... 媽媽昨天看到你被爸爸罵,真的很心疼你。
但我想要告訴你,雖然你昨天做錯了一些事被罵了,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。而且,媽媽其實一直都看到你的努力,知道你一直都想讓自己越來越棒,做個好孩子。
所以,就算做錯事、覺得自己很糟糕,也沒有關係!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棒的一面,也有很棒的一面噢!
不喜歡做錯事的自己,覺得自己不是好孩子,是沒有關係的。但你也要記得,自己有很多很棒的時候,要喜歡那個努力想要變好的自己喔!
媽媽愛你。」
………….
過了一陣子,看到這位媽媽的回覆:
「怎麼寫給孩子的話,身為媽媽卻看的眼眶泛淚... 真的很謝謝老師您給的這些字句!
也謝謝您開了線上課程,之前一直無緣上實體課的人終於能參與到了。」
謝謝這位媽媽的來信,讓我內心充滿感動。
我能做的,只有從體驗出發,打從心裡真誠地回覆她。
希望我的話,能溫暖這位媽媽的心。
#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